- 积分
- 210
- 实力分
- 点
- 金钱数
- 两
- 技术分
- 分
- 贡献分
- 分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原文地址http://www.xtzj.com/read-htm-tid-95629.html
“明基移动在德国申请破产保护的清理工作正在进行,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可以完成全部破产重组工作。”2006年12月10日,明基董事长李焜耀对外承认明基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失败。
强强联手本该携手共奔繁华前程,为何走到如此惨淡的结局?其中缘由何在?汉鼎世纪管理咨询公司资深分析师认为,明基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失败原因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就是:IT整合过程中的沟通滞后。
IT整合沟通滞后 明基放手西门子
IT整合首当其冲的就是ERP系统的整合,不同厂商的ERP在对接的时候随时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再加之ERP的复杂程度大、涉及面广、模块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问题不是依靠实力雄厚就可以朝夕解决。
而对于明基来说,IT整合的第一步就让李焜耀头疼不已:明基的ERP是甲骨文公司的产品,而西门子的ERP是SAP公司的产品,其中还有超过一半是SAP公司经过二次开发专门为西门子定制的模块,这样就造成了德国、中国、巴西的信息沟通不畅,甚至造成了手机程序开发方面的严重错误。
如果给出足够时间的话,明基完全可以顺利地渡过这个难关,可6亿欧元的亏损已经超过了李焜耀的底限,因为在并购西门子手机失败的同时,明基也亏损了179亿新台币。“我们错误地估计了明基对西门子手机业务亏损的承受能力,从这个角度上,明基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失败了。”李焜耀无奈地说。
沟通滞后造成的效率低下和缓慢的IT整合速度是另外一个主要原因。西门子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让见多识广的李焜耀大吃一惊:德国西门子的研发中心竟然采用了大量的外包人员! 甚至包括一些财务、软件设计等在内的重要环节。西门子提供数据表明大概有1000多个从事外包业务的人员,而这些人员也在西门子手机部门的办公室上班,这在李焜耀看来很不可思议——要知道,这些外包人员的成本比西门子自身的工作成本还要高,而且外包人员的存在使研发中心的人员流动变数增大,相应地增加了技术流失风险,由此大大影响了效率。明基想要关闭德国的工厂, 却遭到了德国公司的反对,坚持要拖到年底实施。
与此相似的是,IT的整合速度太慢。明基并购西门子采取的是独资的方式,而担任明基手机业务(BenQ Mobile Holding BV)的CEO还是2005年1月上任的原西门子公司的柯菲德,而每个部门却设有一个明基的台湾高管。这样就形成一个德国团队、一个来自明基的“外来团队”、另外还有明基大本营的现状,在IT的整合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声音,导致沟通滞后严重,往往一两个月之后才发现问题所在。这些问题使得研发、生产中的信息孤岛情况严重,最终导致新产品推出的速度比较慢,丧失了第一时间上市的最佳时机。
IT整合——神经中枢的连接
2005年开始,全球掀起了新一轮并购浪潮。而企业在实现并购战略时,不仅仅是完成规模增长这个简单的物理反应,更应该实现全面的化学反应,将整个企业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而有效的IT整合是整合成功的基础。
因为IT系统是企业管理体系的神经中枢,对被并购企业进行有效控制是并购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被并购方的IT系统和数据中心的军事化接管,是实施有效控制的根本途径,更是实现并购战略的重要保障。因此,IT整合是企业并购行为最为核心的内容和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并购战略意图能否贯彻,而且关系到并购方能否对被并购方实施有效控制,是否可以帮助并购后的新企业管理层获得最大的管理协同效应。
企业近年来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每个企业IT环境不同,因此企业并购之后就会形成两个企业的信息相对独立,就会形成一个“信息孤岛”,每个系统相对独立又相互封闭。所以企业并购之前一定要对两个企业的IT状况进行调研,在并购之前拿出整合方案,以在并购后能够最短的时间内整合完成。
IT整合可以加速并购之后整合的速度。有效的IT整合是整合成功的基础,因为IT系统是企业管理体系的神经中枢和“中央情报局”,对被并购企业进行有效控制是并购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被并购方的IT系统和数据中心进行接管,是实施有效控制的根本途径,更是实现并购战略的重要保障。因此,IT整合是企业并购行为最为核心的内容和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并购战略意图能否贯彻,而且关系到并购方能否对被并购方实施有效控制,是否可以帮助并购后的新企业管理层获得最大的管理协同效应。
IT整合的工作可以采用全部外包、IT合作伙伴帮助、自己动手等各种方式。具体的整合策略可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自行定制,但最基本的策略是从并购后的新企业的业务战略出发,帮助新企业发现和重新定义IT需求,以便为新的业务战略提供前瞻性的后勤支持和足够的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