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技术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49|回复: 4
收起左侧

炒作入门第一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30 21: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tongxin620 于 2009-5-30 22:01 编辑

转自刘仰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4ba900100087x.html
炒作的第一步就是要有一个哗众的标题,取宠与否在其次。
    只要能够哗众,管它是否取宠。
    只要能够哗众,被骂到狗血淋头也算达到了目的,过了第一关。
    哗众的关键在于耸人听闻,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云山雾罩,制造对比反差,省略关键字眼等等。


    以“文学死了”为例。
    最简单、最肤浅的炒作是加标点符号。如:

    “文学”死了!
    “文学死了?”
    “文学?死了!”
    “文学?死了?”
    “文学!死了!”
    “文学——死了!”
    曾经有两个少年英雄,一个叫刘文学,一个叫赖文学,都因为勇斗坏人而牺牲了。“文学死了”是不是在传颂他们的故事?不是已经说过了吗,不要宣传鼓励孩子去和坏人斗,那么还要提少年英雄刘文学、赖文学干什么?原来搞错了,“文学死了”说的不是这回事。
    “死了”是关键,很容易造成危言耸听的效果。但是,这次炒作任何标点符号都没有,显得更加赤裸裸。
    “文学死了”?哪个文学死了?全世界的文学吗?显然炒作者不是这个意思。他的意思可能是指“中国文学”。所以炒作标题的全称也许应该是“中国文学死了”。但是好像还不完全对,应该再加一点定语,例如“中国近现代文学死了”。好像还不完全对,再加什么定语,你自己定吧。

    因此,要引起炒作,省略关键字,是一个常用的手法。大家一看“文学死了”这个标题,吓一跳,怎么可能?仔细一看,原来如此。于是你可能去骂他,你骂了半天,他说: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因为炒作的标题省略了某些关键东西。
    死了?怎么才叫做死了?肺里插着管子算不算死了?脑死亡算不算死了?植物人算不算?人面兽心算不算死了?万念俱灰算不算死了?貌似斩钉截铁的文字,其实有很多种解释,也是成功炒作的关键。死了?火化了还是土葬了?有墓碑吗?
   

    举例说明。
    “张某堕胎”。仔细一看,原来张某是陪朋友去堕胎。

    “李某上了导演的床”。原来李某和导演在某片中扮演夫妻。
    “美女走光了”。原来是一个有很多美女参加的晚会散场了。
    “王某和她三点尽露的照片”。原来是王某正在怒斥色情照片的换头术。
     ……


    炒作第一课很简单吧!学会了吗?
    该布置作业了:写一个成功炒作的标题。


    范例如下:我是全世界唯一的男人。
    解释一下。
    我省略了很多定语。全称应该是:“我是全世界唯一的、住在北京的、来了北京15年的、戴眼镜的、曾经上过大学的、有了一个儿子的、在新浪开博客的、认识‘亚虎’(朋友家一条狗的名字)的、喜欢看书的……此刻坐在我自己家里的男人”。把所有“……的”的定语或者形容词统统省去,就成了可以炒作的标题:“我是全世界唯一的男人”。
    为什么用“男人”这个词?大家可以讨论,是不是娘娘腔?是不是女扮男装?是不是变性人?等等。“唯一的男人”?多让人生气啊!只要你生气骂我,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你说我脸皮厚?媒体、大众最喜欢不要脸的人。越是不要脸,越是能带来钞票。不要脸的人自己说:“豁出去了”。为了什么豁出去了?为了很多,也许还是为了艺术呢。其实最终都是为了名利。
    名利有时候是结合在一起的,有时候是可以分开的。把“名”给那些不要脸的人吧,只要我掌握了大量不要脸的人,“利”就是我的。最多给那些不要脸的人分一点,赚钱总要有投资嘛,投资在不要脸的人身上绝对是回报率最高的。这就是媒体的力量。

    这篇文章算不算“文学”?“文学”真的死了吗?

    下课。
    同学们再见。
    不会再有第二课了。
发表于 2009-5-30 23: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顺便顺便必死乱穿MJ滴淫。。

可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1 08: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1 10: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1 10: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我脸皮厚?媒体、大众最喜欢不要脸的人。越是不要脸,越是能带来钞票。不要脸的人自己说:“豁出去了”。
哈哈很喜欢这句话。。学习,顶礼膜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爱技术 ( 沪ICP备08115260号-3 )

GMT+8, 2025-8-10 06: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