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21
- 实力分
- 点
- 金钱数
- 两
- 技术分
- 分
- 贡献分
- 分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武夷山小辉 于 2009-4-30 16:17 编辑
首先,请管理员理解!!跳蚤市场确实没有什么人气,请允许我发在此~~十分感谢~~
介绍一下我的家及我家里的茶叶的情况~~~~
家里的茶叶全部都是爸爸100%手工制作的,其清香程度远高于工厂制作的,父亲为了做茶,往往需要熬夜,而且没有别人帮他,茶叶白天采摘了,如果不及时加工就会失去最好时机`,导致一文不值.同样的茶叶,制作的好坏可以使其价格相差十几倍甚至更大~~爸爸做茶是相当累的~~~一个人从好高的山上把茶叶采回家,晾晒等几十道工序都是一个人,不过他很得意,因为他的茶叶做的一般都比别人好~~~我家的茶叶主要是肉桂,水仙以及齐兰,属于红茶乌龙茶类,我不会品茶,我喝了的感觉是:很香,有一点点甜,还有一点苦~~喝完嘴里全是茶叶的味道~~~
现在是夏天了,茶叶可以消暑
我们的武夷岩茶一般都种在比较高的山上~~没有受过污染~~可以称为绿色农产品~~~
下面是网站上面的评价~~大家看一下.我觉得写的还不错~~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甲东南”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元时期已被列为“贡品”。元代还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茶园”。清康熙年间,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当时,欧洲人曾把它作为中国茶叶的总称。
武夷岩茶驰名中外,与优异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武夷山位于北纬27°35′-27°43′,东经117°55′-118°01′。方圆120华里,平均海拔650余米。四周皆溪壑,与外山不相连接,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及九曲溪所组成,自成一体。岩峰耸立,秀拔奇伟,群峰连绵,翘首向东,势如万马奔腾,堪为奇观。澄碧清澈的九曲溪,萦绕其间,折为九曲十八湾。山回溪折,真有"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之貌。而沿溪两岸,群峰倒影,尽收碧波之中,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实为"碧水丹山"人间仙境。前人题"武夷山水天下奇,三十六峰连逶迤,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概括了武夷山的轮廓。名山胜境,陶冶出岩茶的天然灵气。
武夷岩茶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18~18.5度之间;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正如沈涵《谢王适庵惠武夷茶诗》云:"香含玉女峰头露,润滞珠帘洞口云"。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岩茶独特的韵味。
武夷山之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班岩,中部为砾岩、红沙岩、页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间成层。茶园土壤之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沙岩及页岩组成。《茶经》称茶山之土"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茶园土壤系烂石或砾壤。明代徐火勃《茶考》所述"武夷山中土气宜茶"。适宜的土壤,造就出岩茶的优良内质。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早阳多阴,"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武夷岩茶独享大自然之惠泽,它奉献给人们以独特的"花香岩骨",使同属自叹不如。
武夷岩茶可分为岩茶与洲茶。在山者为岩茶,是上品;在麓者为洲茶,次之。从品种上分,它包括吕仙茶、洞宾茶、水仙、大红袍、武夷奇种、肉桂、白鸡冠、乌龙等,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
其中以“大红袍”最为名贵。关于大红袍名称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传说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还有另一说法,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流传更广的是每当采茶之时,要焚香祭天,然后让猴子穿上红色的坎肩,爬到绝壁的茶树之上采摘茶叶。所以广东话把这种猴采茶称为"马骝茶"(广东人管猴子叫马骝)。正由于数量稀少,采摘困难,这种茶在市场上是价格昂贵的珍品。
武夷水仙是另一个岩茶品种,它由于叶片本身带有一股清香,可以被制成富有香味,极为珍贵的茶叶,因此叫水仙,是在日本销量最大的乌龙茶品种之一。
除此之外,广东省广州东面的凤凰山盛产一种名为“凰单从”乌龙茶。由于茶树高达一丈由于,有鹤立鸡群之感,故称单从。采摘时,条件十分严格,有“不采”说,即太阳升不采,天气热不采,早期见其芽不壮不采,阴天不采,雨天不采。它的特征是条索粗壮,轻匀挺直,粗中有细,质地柔软,有一股幽雅宜人的独特清香。
武夷岩茶属“叶红镶边”半发酵茶,它的特点以清人梁章锯概括得最为简练,即“、甘、清、香”字(见《归田琐记》)。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饮时常用小壶小杯,因其香味浓郁,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这种茶最适宜泡工夫茶,因而十分走俏,其品质独特,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从的喜爱,还曾有“病之药”誉。
我家的茶叶品质应该算不错~~纯手工制作~~~~哎也不知道什么评价~~~反正爸爸他们经常找一堆人在那里喝茶聊天啊,说什么茶叶好啊之类的~~有的时候有茶商来这里要茶叶~~~他们按每斤60-80收走,到了我们景区的渡价区就可以卖几倍的价格~~~~~~
爸爸说,茶叶没卖掉,没钱给我,叫我自己把茶叶卖了~~我想到了0110~~~我想以成本价格出给这里吧~~希望有好茶之友~~~~~
现在我卖的价格是
28元/瓶 200克装 35元包平邮 带密封包装盒的那种~~前面我弄错了实在不好意思,茶叶也不错啊,那样一算就变成30多米一斤了~~
实在是误会~~~不好意思~~~
送礼绝对可以拿出手,自己喝如果你是行家绝对可以品出其中韵味~~夏天买饮料太贵,色素什么的加的又多~~还是买点茶叶算了~~~~:lol
别骂我~~~~
希望大家可以给我一点支持~帮我顶顶帖子~~~~毕竟我是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的,而且卖的绝对是好茶叶~~
可以支付宝~~~如果需要建议一次买两瓶,因为 一瓶喝完再买就麻烦了~~实在喝不完也可以送人~~别人会很高兴的
茶叶做好了,却卖不掉,还有80多斤~希望有能力得朋友可以帮忙大量低价购买~
[ 本帖最后由 武夷山小辉 于 2006-7-20 23:5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