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技术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500|回复: 20
收起左侧

大家觉得IFANR这个网站如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7 22: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微信登录

x
http://www.ifanr.com

我觉得写的东西很有见地啊。
发表于 2009-7-27 22: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关于日本手机的那一篇,觉得,怎么这么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7 23: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看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7 23: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恩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07: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还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09: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日本      的女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18: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女发帖当然要支持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19: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上去过。。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20: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20: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才认识到了日本人的可怕。如果情况属实,相信他们的手机走不出国门,相对来说别人也走不进去!!
更高的角度来看,通信更安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21: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才认识到了日本人的可怕。如果情况属实,相信他们的手机走不出国门,相对来说别人也走不进去!!
更高的角度来看,通信更安全了。
ytmin 发表于 2009-7-28 20:36

这样说当年辫子朝滴通信是世界一流安全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21: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好像又变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22: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1999年电子邮件,2000年拍照手机,2001年3G网络,2002年音乐下载,2004年和2005年电子付费和数字电视功能。

能相信吗?小8是2000年时的顶级机机了,能拍照吗?2001年国内连gprs网络还没有。2002年音乐下载,2004年和2005年电子付费和数字电视功能--应该说的是互联网上的事吧,这个不奇怪。佛山是国内最早试行数字广播的地区,至于数字电视只不过当时置备昂贵而得不到普及,偶的99年电脑报合定本上已经提到有数字电视这件事了,所以并非日本最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22: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脚尖想一下都知道,1999~2001还是黑白机的天下,jp就有了拍照手机了?那jp也太强大了。貌似世界上第一台移动电话是诞生在美国,而不是日本,貌似世界上第一台彩屏机不是诞生在jp,而是欧洲,貌似......貌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23: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jp的AV业在世界上的强大是没人会反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23: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更令人不解的是,虽然日本手机业几乎是该行业所有创新的先行者,但却迟迟未能打入国际市场.例如,日本手机早在1999年就具备了电子邮件功能,2000年便出现了拍照手机,2001年就搭建了3G网络,2002年开始提供音乐下载,2004年和2005年则分别推出了电子付费和数字电视功能.日本的高端3G智能手机用户高达1亿人,是美国的两倍.相比于PC而言,很多日本人更依赖于手机上网.

查查看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23: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tmin 于 2009-7-28 23:29 编辑

想当年日本第三大移动运营商J-Phone在2000年11月推出了全球第一部可拍照手机。正是得益于这一举动,开始大幅提升了它在无线用户市场的占有率,迄今有过千万客户已签约使用该公司的“sha-mail”相片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23: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tmin 于 2009-7-28 23:28 编辑

三大运营商的激烈竞争让拍照手机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DoCoMo和J-Phone逐渐开始推出有记忆卡插槽的可拍照手机,比如使用只有邮票大小的Sony Stick Duo记忆卡,以储存相片。

可拍照手机在日本的流行和移动运营商提供的多种基于拍照手机的服务是分不开的,而增值正是日本运营商的强项。整个2002年,日本可拍照手机的销售量已高达1500万部,NEC公司高居榜首,占市场份额的18.8%,Matsushita通信公司居第二位,占18.6%,夏普公司14.7%,富士通公司8.8%,三菱电子公司7.4%,Sanyo电子公司6.7%,东芝公司将近5%。其中仅NEC公司提供的可拍照手机就多达25种,市场之繁荣可见一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23: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是全球提供3G业务最早的国家,也是最成熟的国家之一,NTTDoCoMo于2001年10月开通了全球第一张WCDMA商用网络。日本另两家主要的移动运营商是KDDI和VodafoneK.K(后被软银收购),分别于2002年4月和12月也开通了3G商用网络,KDDI采用的是cdma2000技术标准,VodafoneK.K采用的是WCDMA技术标准。为推动日本3G市场发展,日本衙门于2005年又发放了两张WCDMA制式的3G许可证,软银和eMobile获得了这两张3G许可证。软银通过收购Vodafone K.K进入日本3G市场,eMobile则于2007年3月开通WCDMA商用网络。日本的3G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日本移动用户发展 数据来源:TCA
  1.于2006年真正进入3G时代
  日本的2G用户从2003年开始减少,向3G用户转移。2006年,日本的3G用户超过2G用户,标志着日本真正进入3G时代。截止到2007年底,日本的3G用户达到8330.4万户,占总移动用户的82.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日本新增3G用户 数据来源:TCA
  日本的移动用户市场已经非常饱和,2007年日本移动用户普及率高达80%,可挖掘的潜在用户空间已经非常小。另外,日本的2G用户也所剩不多,2007年累计2G用户为1722万户,可转网空间也大幅缩减。日本的3G用户从2007年开始发展速度放缓,2007年的新增用户已经低于2006年。
  2.WCDMA运营商普遍采取快速建网的方式解决2G/3G网络兼容问题
  日本WCDMA运营商的2G网络主要采用的是本国技术标准PDC技术,与国外其他2G技术不兼容,使得国际漫游和本国设备商拓展国际市场的努力受到影响。因此,在发展3G时,日本决定采用国际标准WCDMA技术。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3G网络和原有2G网络的不兼容问题非常突出,3G用户出了覆盖区后,PDC网络不能使用,连最基本的话音服务都不能满足,因此在网络覆盖不完善的初期,极大地限制了用户的发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NTT DoCoMo 3G用户发展与网络建设的关系
  日本的WCDMA运营商普遍采取了快速建网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如NTTDoCoMo在建网初期将重点放在户外的连续覆盖上,仅用了3年时间,网络覆盖就超过了99%,使基本的话音业务得到有效的保障。户外覆盖完成后将重点迅速转移到室内覆盖上。NTTDoCoMo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业务量来自室内,30%的业务量来自户外。NTTDoCoMo将30%的基站资源用于室内覆盖,截止到2005年第三季度,规模达到了3800个室内分布系统。室内覆盖的不断完善,极大地促进了用户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23: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相信吗?小8是2000年时的顶级机机了,能拍照吗?2001年国内连gprs网络还没有。2002年音乐下载,2004年和2005年电子付费和数字电视功能--应该说的是互联网上的事吧,这个不奇怪。佛山是国内最早试行数字广播的地 ...
sea520 发表于 2009-7-28 22:33

呵呵,看来没有说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爱技术 ( 沪ICP备08115260号-3 )

GMT+8, 2025-8-7 15: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